2016年11月9日星期三

啟德一號(2期) 示範單位

九龍東啟德發展區的啟德第1K區3號地盤住宅地,以88.3712億元成交,高出市場預期一倍,令市場大跌眼鏡。中原測量師行執行董事張競達對香港《財華社》分析,該地盤以每方呎樓面地價1.35萬港元成交,較市場預期的7、8000元高出一倍;並相當於同區啟德一號的樓盤銷售價每方呎約1.4萬港元,該地盤日後落成,售價至少要每方呎達2.4至2.5萬港元,發展商才可以有利可圖! 相當於高出同區現價7成,以及貼近西半山樓盤。至於為何可以如此高價成交,他亦解釋不了,只能反映發展商對前景非常樂觀。
高價奪地後,他表示將會增強業主信心,議價空間大減;該區業主叫價更為企硬甚至或出現反價;未來將視乎買家是否肯追價。不過他補充,香港經濟表現跟過往一、兩年表為遜。
【星島日報報道】過去兩年未有任何項目推出的啟德發展區,昨再有一幅住宅地截標,旋即成為財團爭逐對象,接獲二十份標書,入標數量創區內地皮歷年之冠,入標財團亦多元化,但以本港大型發展商為主,包括長實、新地及恒基等獨資參與,另亦錄多家中資財團競投。業內人士預料財團將以進取價競投,該地皮的估值亦較九月推出時調升逾兩成,最新估值介乎四十二億至四十七億元,每方呎逾六千五百元,有力問鼎區內地價新高。
  啟德發展區屬政府今年度的土地供應重鎮,首幅住宅地於昨日截標,因應市區住宅地供應罕有,加上區內新盤近月熱銷等因素帶動,該地皮勁收二十份標書,不但超乎市場預期,更為區內地皮中最多,成新晉「區內收標王」,較區內一H一地盤(現發展成啟德一號)三年前推出時,錄得的十六份標書,增幅達兩成半。
  就昨日現場所見,入標財團主要為大型發展商,包括長實、新地、恒基、會德豐、華懋等,而中小型發展商包括永泰及木薯資源等,另市場消息傳出,香港國際建設亦有入標。
  昨亦錄得多家中資財團入標,包括中國海外、萬科置業(香港)、世茂房地產、保利置業等,形成中、港財團爭逐的局面。由於項目涉及的投資額較高,亦有多家財團以合資形式競投,以減省風險,包括嘉華夥拍信和合資、英皇合組財團合資等,另亦有市場消息指,新世界亦夥拍招商局置業合資。
  該地皮吸引多家大型發展商爭奪,嘉華國際地產發展及租務總監尹紫微表示,集團於區內有項目,可產生協同效應,加上是次地皮鄰近未來落成的體育館,因此決定入標。
  英皇高級物業主任莊瑞梅表示,啟德位於核心商業區,項目又鄰近未來落成的啟德鐵路站,而市場的住屋需求亦持續,因此看好區內發展。她續稱,由於集團心儀該地皮的高層單位可享海景,是次合資入標。
  另外,內房發展商亦合資競逐,世茂房地產物業發展部副總監李志豪表示,看好啟德的發展,出價審慎樂觀。萬科置業(香港)代表稱,由於是次項目為啟德區內最優質的地皮,因此獨資入標。
  近年賣地市場屢錄高價成交,業內人士料財團出價進取,紛調高對該地皮的估值,由九月推出地皮時,每方呎地價約五千五百元起,增加至介乎六千五百至七千二百元,幅度約兩成水平,最新地皮估值逾四十七億元。
  區內現時呎價最高的地皮,為二○一四年初,由保利投得的一L區三號住宅地,涉及地價逾三十九億二千三百萬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六千五百三十元。由此可見,今次地皮的每呎地價,大有機會創區內新高。
東九龍啟德地皮,剛獲中資海航集團以高估值上限近一倍投得,每呎麵粉價1.35萬元,較部份早前新盤啟德一號呎價更高。一聽到這個消息,下意識叫了一句:「儍的嗎」?
十九年前,東九龍一幅地皮亦出現似曾相識的畫面。當年是1997年10月14日,一名53歲、名叫黃月鶯的婦人,自稱代表長實李嘉誠,出現賣地場上。到了第三幅九龍灣商貿地皮拍賣,這位貌不驚人的中年大媽出手了。地皮底價5.6億元,先由嘉華承接、信和及興港集團其後加入戰團,而黃月鶯亦頻頻舉手出價競投。
叫到八億元時,信和黃志祥一行人發現情勢有異,遂拉隊離場。最後只剩跟過超人的興港集團周年茂,一直陪黃婦玩落去。到了黃月鶯叫到八億九千萬元,早一口叫八億八千萬元的周年茂亦放棄。
投完之後,黃婦因未能交出定金本票,被警方拘留,政府亦破天荒收回該地皮,及後黃婦被送入醫院,警方隨後證實她有精神病紀錄。
十九年前,儍婦大鬧賣地場,以高底價六成奪得東九地。十九年後,東九啟德地皮以「儍的嗎」天價被中資奪去。儍婦有病,叫了冇錢畀,冇損失。海航集團畀完訂金,啟德地成為新指標、新市價,全港睇好,二手封盤、一手加價可以想像。香港物業市場將迎來最後的瘋狂。
啟德地皮三、四年後賣幾錢,估唔到,亦無謂估。但儍婦收回的地皮,半年後以招標形式重新推出,結果由楊釗兄弟以3.61億元投得,較97年成交價大跌六成。

【Now新聞台】中國海外發展第三季度經營溢利大增1.1倍,集團預期樓市繼續有好表現,但有券商憂慮今季內地樓市銷情。
受惠內地樓市量價齊升,中海外第三季溢利倍升,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經營溢利83億元,增長1.1倍,經營業務收入增67%,總結首三季,溢利增29%至351億元。
中海外首九個月完成1714億元合約銷售,已達全年目標2100億元的逾80%,手頭現金1517億元,為歷來最高水平。
中海外表示,個別內地城市樓市過熱,令地方政府推出緊縮措施,但預期內地樓市將繼續有好表現。
但有券商關注未來樓市銷情,瑞信不排除今季將有更多發展商放慢銷售,預期會有更多負面消息,拖低整體行業氣氛。
摩根大通則相信,近期地方政府收緊樓市政策已接近尾聲,大部分平均售價較高的城市已公布措施,預期第四季一線城市銷售持續疲弱,加上收緊信貸消息,將限制行業估值,未來兩個月內房股將處於區間波動。
瑞信及摩通均建議進行配對交易,瑞信建議購買中海外及華潤置地,沽售碧桂園及融創中國,而摩通則建議買入潤地,沽中海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