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日星期二

啟德一號(2期) 示範單位

啟德一號(2期) 同新地元朗
Grand YOHO第2期打對台

啟德1號(II)突擊上樓書,市場預期項目於短期內推售,有機會與新地元朗Grand YOHO第2期打對台。兩大新盤蓄勢待發,有網民已將兩盤作比較,認為呎價有機會破兩萬元。
位於元朗的Grand YOHO第2期預期於周內開價,不少網民預計呎價起碼逾1.8萬元。而位於市區的啟德1號(II),經過啟德1號(I)期的成功後,料開價更加進取,有網民更指,新界盤Grand YOHO第2期都要萬八元一呎,啟德應要兩萬元才可凸顯啟德的優越位置。
資料顯示,Grand YOHO第1期去年8月以平均折實呎價約1.2萬元,貼近同區二手價公布首張價單;至於啟德1號(I)亦於同月以折實平均呎價約1.45萬元推售。
網民回應:
csyxxxx:我估大約18000-19000,而且應該會早過嘉匯開賣。
任xxx:GY都話萬八,啟一起碼二萬啦。
kakitwongxxxx:啓德同GY 比咁攪笑!?即係小五生同中一生比……
Dcy1983xxxx:會開19000 因參考喜築都18000 , 啟德位置更佳。
網址連結:啟德1號(II)突擊上樓書 最細375呎1房起

中國海外啟德1號 (ll) 於今日(1月2日)
突擊上樓書 鐵定明天開放示範單位

新年伊始,新地元朗Grand YOHO最快周內開價之際,已獲批預售的「港人港地」中國海外啟德1號(II)於今日(1月2日)突擊上樓書,並鐵定明天開放示範單位,意味兩盤有機會同期登場。啟德1號(II)由2座大廈(第3及5座)及7座低座(第8至16座)組成,提供624伙,當中大廈的分層單位面積375至799平方呎,1房至3房不等;低座單位面積由1,561至2,414平方呎不等,預計關鍵日期2017年10月31日。

全年累售27官地 庫房收782億破頂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顏倫樂) 最近地價不斷攀向高峰,惟回顧全年賣地並非一帆風順。上半年地價一直於低位徘徊,市場甚至出現流標。然而,下半年地價180度「V型」反彈,至年底走勢更愈來愈勇,測量師估計單單下半年地價已飆升約30%以上,全面收復上半年「失地」外,升勢更跑贏樓價,預料明年升勢持續,中資買地亦只會有多無少。同時,下半年(截至27日,下同)亦為政府賣地的高峰期,短短半年賣出14幅私人住宅地皮,套現475.25億元,較上半年賣出8幅地僅188.18億元足足多1.5倍。
政府今年截至12月27日共售出22幅私人住宅地,套現663.43億元;以及售出5幅商貿地、商業地、工業地、酒店地等,套現119.18億元。換言之,政府今年前後共售出27幅官地,一共為庫房貢獻782.61億元,金額創賣地歷年新高,這尚未計本周開標的另一幅啟德地皮。與去年賣出23幅地約444.47億元相比較,今年政府出售官地的收入按年急增338.14億元或76%。
元朗凹頭年初罕錄流標
翻查資料,去年第4季在股市大瀉、加上美國加息陰霾下,樓市表現低迷,影響延續到今年上半年,好像年初元朗凹頭流標,赤柱黃麻角道地皮每呎樓面地價1.24萬元,較估值下限低約3成外,亦創南區14年地價新低,重回97年水平,其餘多幅地皮亦只平價批出。至6月時,永泰地產以每呎樓面地價3,343元中標的屯門地,相比2015年中同區地價竟下跌27%。


不過,賣地市場低迷的情況年中開始逆轉,英國公投脫歐後,美元大漲,導致人民幣對美元大幅貶值。香港在聯繫匯率下成為內地資金避險地,香港資產水漲船高的同時,賣地金額亦節節上升,更由於內地資金來港發展的步伐加快,推動市場競爭令地價升得更急速。
理想城市企業估值部主管張聖典表示,下半年地價急速飆升由五礦地產8月以每方呎7,068元投得油塘崇信街地皮開始,接下來的地價大部分都以高出市場上限價甚多成交。市場甚至再次湧現一幅又一幅「地王」,如嘉里10月以72.68億元中標的九龍筆架山龍翔道住宅地皮,每呎樓面地價21,206元,創出九龍區住宅官地呎價新高。
海航屢演「麵粉貴過麵包」
數到最令人咋舌的高價成交,一定要數中資海航集團,公司兩度以高出市場上限極多的價格投地,成為城中討論焦點。首先是11月初,公司先以88.37億元投得啟德第1K區3號地,每呎樓面地價竟高達1.35萬元,高市場預期上限87%外,該樓面地價甚至貴過同區新盤啟德一號(I)早前開售時部分單位的呎價,即「麵粉貴過麵包」,並同時創啟德及東九龍樓面地價新高,成「雙料地王」。
但高處未算高,12月海航再下一城,以逾54億元中標啟德第1L區3號地,每呎樓面地價達13,600元,「自我突破」再膺「地王」。
張聖典:內房有經驗點解縮
張聖典坦言:「由五礦買幅油塘地我估5,000元至6,000元,佢搶到7,000蚊,講緊半年已經三成至四成升幅。」他又認為明年內房企會繼續來港買地發展:「我睇唔到佢地(內房)點解要縮,內房香港已經儲經驗,點解要走呢?只會有多無少,因為客觀因素不變,內地管制多,又去庫存之類,加上內房好多已好有經驗,走出世界係好正常。」


2016 年香港樓市可用「先跌後升」來形容,樓價指數 4 月見 2016 年新低後就逐步回升,目前再升約 1% 就將打破 2015 年 9 月的歷史高位。發展商最初以劈價及優惠促銷,成功激起港人的置業慾望,其後再推出大量細銀碼「迷你戶」,進一步釋放市民的上車需求。
到 2016 年 10 月起,人民幣持續貶值,大陸資金湧港買保險、買物業、買地皮,樓市在市民剛性需求及北水湧入下,即使其間有英國公投脫歐等「黑天鵝」打擊仍愈燒愈旺。香港當局終在 11 月初再度「加辣」,將非首置港人的住宅雙倍印花稅 (DSD) 劃一上調至 15%。
香港《文匯報》根據事件的影響力、社會關注度,以及反映事件對社會經濟發展進程的標誌程度等,選出香港樓市 2016 年 10 件大事。
1. 資搶啟德地 「麵粉貴過麵包」
海航集團旗下德廣置業,今年 12 月以每呎樓面地價 1.36 萬元,奪得啟德第 1L 區 3 號地盤。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今年人民幣持續貶值,刺激大陸資金湧入香港樓市。部分新盤內地買家的佔比高達 3-4 成,內企更大手筆在港買物業。以震撼程度來說,海航集團旗下子公司的「天價造地王」最具標誌性。
海航集團旗下德廣置業有限公司今年 12 月以逾 54 億元奪得啟德第 1L 區 3 號地盤,以可建總樓面約 39.8 萬方呎計算,樓面地價每呎 1.36 萬元 (港元,下同),成為九龍東住宅地王。同時,這次奪地較集團 11 月以每呎地價 1.35 萬元奪得 1K 區 3 號地盤更進一步,再創啟德新高。該 1.36 萬元的每呎樓面地價,高過同區新盤啟德一號首批推出的部分單位每呎售價,目前亦僅較同區樓盤售價略低,可謂「麵粉貴過麵包」。
中資高價搶地,加上大陸買家佔新盤買家比重顯著回升,迫使港府在海航 11 月買地後的第 3 日出手,將非首置客的雙倍印花稅 (DSD),劃一上調至 15%,以作回應。
2. 針對樓市火熱 政府突擊加辣
針對樓市熾熱,11 月初特首梁振英宣佈「加辣」。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針對今年以來樓價持續上升及投資需求回升,政府於 11 月 4 日傍晚突擊「加辣」,將雙倍印花稅 (DSD) 由原先 1.5% 至 8.5%,劃一加至 15%,翌日生效。新稅適用於所有個人及公司買家,但不包括非住宅物業。同時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亦可獲豁免,可沿用舊制,即最低繳 100 元至最高稅率 4.25% 不等。在現時 DSD 下,香港永久性居民唯一住宅物業「先買後賣」的退稅安排仍然適用。至於非本地買家及公司客的最高稅率,為 15% 買家印花稅 (BSD) 加新稅率 15% 合共 30%。
新稅在樓市交投影響明顯,11 月一、二手樓交投急跌逾 50%。不過由於首置客可沿用舊稅,亦出現了不少富二代、富三代過億元成交的首置個案,更有福布斯富豪加入首置行列。
3. 迷你單位易賣 新盤面積鬥細
由嘉里發展的皓畋提供最細 361 方呎一房戶。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香港樓價高企,考慮到小市民負擔能力,近年發展商採取「細粒易食」策略,單位畫則愈開愈細。其中俊和於屯門的菁雋最細單位 128 方呎,創全港私樓最細單位面積。事實上,今年來不少新盤皆有超細單位,當中包括一向屬傳統豪宅區的何文田區。會德豐地產於今年 3 月至 4 月推售的何文田 ONE HOMANTIN 便設有 47 伙一房戶,最細面積只有 350 方呎。同期由嘉里發展的皓畋亦提供最細 361 方呎一房戶;恒地的加多利軒更有最細 161 方呎開放式單位,不計算廚廁及走廊,客廳面積只有約 60.8 方呎,面積低於半個標準私家車位 (約 134 方呎)。此外全盤僅 1 伙的 191 方呎特色單位,包括 88 方呎平台,其平台面積比客廳面積還要大。
4. 津商炒燶天匯 首度淪銀主盤
「前亞洲樓王」天匯 2016 年首度出現銀主盤。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前亞洲樓王」天匯今年首度出現銀主盤,來自天津的商人早年掃入兩伙,後來斷供並由銀主接手。其中 39 樓 B 室單位連一個車位於 4 月底拍賣,底價 9800 萬元,獲承價 7 口,以 1.083 億元拍出,成為近 3 年拍賣場上最貴成交價的銀主盤。以單位實用面積 2476 方呎計,折合呎價 43740 元。原業主虧約 790 萬元。另一單位,39 樓 A 室今年 10 月底推出拍賣,單位實用面積 2355 方呎,開拍價 1.05 億元,獲承價至 1.08 億元,最後未到價收回。
5. 山頂連破紀錄 榮膺亞洲樓王
聶歌信山今年 11 月標出其中兩伙。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超級豪宅區山頂成為大陸豪宅掃貨目標,並節節打破紀錄。深圳富豪、鴻榮源集團董事長賴海民,在短短上半年內,分階段統一山頂施勳別墅全幢業權,先後斥資達 11.688 億元,實現重建的第一步。其中以造價 3 億元購入該廈一個實用面積僅 1361 方呎的分層戶,折合呎價高達 22.04 萬元,讓市場譁然。
同時,另一深圳富豪、祥祺集團董事局主席陳紅天,斥資 21 億元向莊士機構購入山頂歌賦山道 15 號地盤,可建樓面約 9212 方呎,樓面呎價達 22.8 萬元,成為香港首宗呎價逾 20 萬元的成交。山頂豪宅新盤亦不乏大陸富豪身影,聶歌信山 Mount Nicholson 今年 11 月標出其中兩伙,造價 9.12 億元,按該兩單位總面積 8702 方呎計,呎價高達 104800 元,揮低西半山天匯成為全亞洲最貴分層樓王。
6. 樓價 V 形反彈 租金升足半年
香港樓價自今年 4 月起攀升至今。 (圖:AFP)
樓價自 2015 年 9 月見頂後回落,直至 2016 年 4 月起見底反彈,並持續攀升至今,為 11 月初政府「加辣」埋下了伏筆。由差估署編制的樓價指數,於 2016 年 3 月跌至谷底報 270.2 點,從 2015 年 9 月計起連跌 6 個月、累跌 11.7%。不過樓價在翌月起結束跌勢,並連升 7 個月,最新升至 303.8 點,累計樓價升幅已達 6.6%,距 2015 年 9 月歷史高位 306.1 點僅差約 0.8%。
中小型單位一直領漲各類物業,實用面積 431 方呎至 1075 方呎的 A 類至 C 類中小型單位樓價指數最新報 305 點,按月升幅達 2.7%,跑贏實用面積 1076 方呎或以上的 D 類及 E 類單位,難怪政府 11 月「加辣」會向中小型單位埋手,重點打擊細單位的投資氣氛。租金則升足半年,截至 2016 年 10 月最新報 172.5 點,連升 6 個月,創 2016 年新高,與 2015 年 9 月高位相差 2.8%,升勢亦同樣由中小型單位帶起。
7. 公居屋屢破頂 夾屋升穿「9 球」
筲箕灣東旭苑一個中層單位,免補價以 689 萬元成交。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樓價上半年 V 形反彈,公營房屋樓價水漲船高,並打破 2015 年自由市場及居二市場的紀錄。居屋市場方面,筲箕灣東旭苑一個中層單位,實用面積 650 方呎,免補價以 689 萬元成交,折合呎價 1.06 萬元,打破 2015 年由長沙灣樂年花園綠表 676 萬元成交的紀錄,重登全港綠表「居屋王」。綠表居屋呎價則追平 2015 年創下的全港最貴紀錄,香港仔雅濤閣 2 座高層 G 室,實用面積 576 方呎,於綠表市場以造價 628 萬元成交,折合呎價 10903 元。
公屋破頂個案接踵而至,12 月初黃大仙下邨一個開放式單位,實用面積 357 方呎,以 250 萬元 (免補價) 成交,折合呎價達 7003 元,成為全港首項公屋綠表呎價破 7000 元的個案,打破 2015 年鴨脷洲利東邨的舊紀錄。至於青衣邨則出現免補價 335 萬元易手,折合呎價 6158 元,打破香港仔華貴邨上半年的 330 萬元紀錄,登上本港最貴的綠表公屋成交。
值得一提的是,年內夾屋造價亦升穿「9 球」。何文田欣圖軒出現 910 萬元 (自由市場價) 成交,成交金額打破屋苑 2015 年 850 萬元紀錄,成為全港歷來最貴夾屋。
8. 一手日沽千伙 銷售額創新高
英國首相 Theresa May 宣佈明年 3 月啟動脫歐程序。英國脫歐公投後,香港樓市轉旺。 (圖:AFP)
2016 年 6 月英國脫歐公投後,香港樓市明顯轉旺。新盤更旺場,新地於 8 月推售元朗 Grand YOHO 1 期首批 308 個單位,8 日收約 16695 票,打破 2015 年長實地產將軍澳緻藍天逾 1.6 萬票的紀錄;不僅成為一手新例後新盤票王,更加是 1997 年後收票最多的新盤。以開賣的 308 伙計,平均 54 人爭 1 個單位,超額登記 53 倍,凍資 16.7 億元。
事實上,2016 年以來一手盤售出逾 16000 伙,銷售額更逾 1850 億元,創新高。2016 年 9 月 3 日更出現「日沽千伙」的奇景。各大發展商以新地最積極,年內售出近 3000 伙 (主要來自 GRAND YOHO、PARK YOHO 及天鑄等),套現約 330 億元稱冠。
9. 美國升息提速 港銀拆息上升
受美國升息消息影響,港銀拆款利率曾升至 8 年新高。 (圖:AFP)
受美國升息及年底銀行資金緊絀影響,在美國 12 月中議息前夕,香港 1 個月銀行同業拆款利率由今年初的最低 0.25% 升至近日的 0.66%,見 8 年來新高。選用拆款利率按揭 (抵押貸款) 的買家,已經變相被升息一次。作為 H 按供樓基準的 1 個月拆款利率破頂,足以令 2016 年初承造 H 按計劃 (H+1.7%,實際按息即 2.35%) 的用家,供樓罕見升至鎖息上限水平 (P-2.85%,即 2.15%)。
不過,受惠香港資金仍充裕,銀行亦相應調低 H 按的息率,以維持競爭力。業內普遍預計,美國 2017 年升息 2-3 次,港銀會升息一次,之後利率的走勢就視乎香港資金的流走狀況。
10. 零售表現續頹 商舖風光不再
今年香港一線地段商舖先後出現劈租個案。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本地零售業界 2016 年繼續承受往年倚重大陸旅客消費、並過度擴張的苦果。隨着訪港陸客消費模式轉變,核心區零售表現每況愈下,金行縮舖之餘,國際零售品牌對高昂租金也吃不消,近月陸續撤出一線地段,銅鑼灣、中環、旺角等區先後出現劈租個案。當中矚目個案,要數早年以「大隻仔」模特兒店員作招徠的美國消閒服裝品牌 A&F,即將關閉其位於中環畢打街 12 號的香港旗艦店,涉及樓面約 3 萬方呎。相關租約至 2020 年 11 月期滿,這次撤出意味着提早 4 年解約。同樣來自美國的快銷時裝品牌 Forever 21,2017 年租約期滿後就撤離銅鑼灣京華中心共 6 層巨舖,新租戶的月租約 700 萬元,較現時約 1380 萬元暴跌一半,可謂是商舖風光歲月已過的見證。

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日宣布不會參加下屆行政長官選舉,因為必須未來在一段時間內照顧家庭,做出負責任的選擇,又表示已向中央報告有關決定,中央表示理解。
梁振英指出,決定不連任是他個人及其家庭的意思,強調中央一直對他高度評價;又指如他繼續參選,恐怕未來幾個月家人會承受不能承受的壓力。
梁振英自2012年起出任特首,就任4年多以來一直爭議不斷,上任前被揭發其山頂住宅有僭建物,於2014年更有爭取真普選的「雨傘運動」,警方施放87枚催淚彈,引起爭議。另外他亦被指收取澳洲公司UGL約5,000萬港元。
但梁過去數年仍有一定政績,TOPick回顧他過去數年的6大主要功績:
【延伸閱讀】梁振英棄選特首:「我必須保護家人!」
1. 限奶令
近年由於內地對奶粉需求上升,出現內地人及水貨客搶購香港奶粉熱潮,影響本地奶粉供應。梁振英政府於2013年3月實施俗稱「限奶令」的攜帶嬰幼兒食用的配方粉離境新規定,限制每名16歲或以上人士,每24小時只可攜帶淨重不超過1.8公斤供36個月以下嬰幼兒食用的配方粉(配方粉)離境,違者可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兩年。
2. 免費幼兒教育
梁振英早於參選時就曾於其政綱內承諾,將推行免費幼兒教育。政府早前亦已公布免費幼稚園教育文件,料每年將開支67億元支援幼兒教育。
免費幼稚園計劃只適用於非牟利幼稚園,至於受惠的幼稚園須符合3大條件,包括幼稚園是本地非牟利團體,並願意參與「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為半日制課程;其學費資助額亦要不低於學費。
根據教育局公布的名單,738所批准參加計劃的幼稚園中,合共有430間幼稚園的半日制班真正免費,佔整體約58%,而所有開辦全日制、長全日制的幼稚園,均獲核准收取不超過2,000元的學費。
3. 叫停投資移民
梁振英在2015年施政報告宣布暫停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指會研究制訂人才清單以更有效及聚焦吸引高質素人才。
政府在2003年10月推出投資移民計劃,只要投資650萬元本港房地產或金融產品,即可申請投資移民,但因不少申請人投資房地產,因此計劃被視為會推高樓價。
前行政長官曾蔭權曾在2010年暫時將房地產於計劃下的投資資產類別中剔除,同時調高投資移民所需的金額至1,000 萬元。
梁振英政府及後在去年指,考慮到特區的經濟狀況,不應再重點吸引資本投資者來港,而是應聚焦吸引人才、專業人士,故暫停有關計劃。
4. 推出「港人港地」
梁振英在任期內推出「港人港地」政策,以優先照顧本港永久性居民置業安居的需要。2013年3月,行政會議通過港人港地政策,但政策推出一年後就被「擱置」,目前「啟德一號」為唯一引用「港人港地」條款的的發展私宅項目。
由中海外發展的「啟德1號」,早前亦公布首批110個單位的價單,呎價介乎15,080元至18,418元,扣除折扣後最平單位入場費為491.8萬元。雖然已被「擱置」,但政府已表明, 「港人港地」在有需要時,可於短時間內再次啟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